为切实推进文学院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2025年3月4日上午,文学院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论证会在人文楼204会议室召开。贵州大学副校长陈艳波、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周乐欣、副处长周蕾蕾、教师李倩倩、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晓梅作为指导专家出席,文学院党委书记陈爱东、院长谭德兴、副书记兼副院长赵永刚及文学院拟申报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师逐一进行汇报发言,就申报项目的选题缘由、框架思路及研究重难点等核心内容与指导专家展开热烈的讨论。在项目选题论证中,几位专家从“形式规范”“内容撰写”“课题价值”三大维度提出优化建议,为教师们进一步完善课题申报书指明了方向。一是聚焦形式规范,强化细节设计。专家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建议教师严格对标申报指南,构建申报书的框架结构,可采取“精简标题、提炼关键词、分类列参考文献”等方式,增强申报书的逻辑性与专业性。二是深耕内容撰写,驱动创新突破。专家提出“聚焦核心问题、拓宽学术视野”的双重策略,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以明确的问题意识统领全局,避免研究范围泛化。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将跨学科理论与数字人文技术等前沿工具融入论证过程,凸显选题的创新性。三是锚定国家战略,彰显时代价值。专家着重指出,社科研究需呼应国家战略需求,彰显时代意义。对此,教师的申报课题不仅要紧密结合学术前沿热点内容,体现学术素养与学术价值,同时需要积极走向社会,为国家政策制定与社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体现“研以致用”的学术担当。
本次论证会,各位专家针对文学院教师的申报选题进行了一对一的点评与沟通,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建议,同时分享了课题申报的一些经验与技巧,这都为教师们完善申报材料、提升课题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参考。后续,学院将持续跟进申报进展,组织多轮打磨,努力提升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推动文学院科研工作不断迈向新的更高水平。
图|文:张玉楠、黄林英
一审:罗兰
二审:谭德兴
三审:陈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