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阳明文化,赋能文旅融合——贵州大学知行实践队访阳明文旅景点实地调研

发布者:肖玉婷发布时间:2025-03-17浏览次数:10


2025寒假期间,贵州大学文学院知行实践队以“以文塑旅、以旅塑文”为导向指引,先后赴贵阳阳明祠、修文县阳明文化园及余姚阳明故居开展阳明文旅实地调研,系统梳理阳明文化在各地文旅融合中的实践成果,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图为知行实践队在阳明祠采访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 实践队员杨欣子怡摄

调研行程第一天实践队首站抵达贵阳阳明祠,综合运用调查问卷、随机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一手资料,与不同身份的游客展开深入对话阳明祠作为承载“知行合一”精神的城市文化地标,依托“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将王阳明的生平事迹以及精深思想可视化,通过视频讲解、设施优化与开展节庆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数字技术激活文化体验,提升文化影响力。队员漫步其间,感受着阳明文化元素景区展陈的王阳明龙场悟道、龙冈办学、文明书院授业等动人事迹,为实践队深入理解阳明文化在西南区域的传播与呈现提供了丰富视野和补充视角。

图为知行实践队在阳明祠访问外地游客 实践队员杨欣子怡摄

调研行程第二天实践队深入修文县阳明文化园探访园区内阳明洞、阳明文化展示区等文旅点,纵深了解阳明文化园在文旅融合方面的现状与潜力。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秉持游客、调研人员、文旅从业者的多元身份视角,与各工作人员、游客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切实感受园区构建产业生态闭环的努力,了解游客们的文化需求与精神追求。据悉,园区已形成“研学+康养+文创”产业矩阵,2024年接待游客827万人次,带动消费2481万元。园区内,一位安徽游客感慨:“阳明文化内涵深邃,潜移默化地重塑了的生活态度与思考模式。”谈及文化园发展现状,他认为,“当下阳明文化园对外宣传力度不足,外地人不了解,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制作系列短视频,全方位展示文化园的特色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图为知行实践队在阳明洞采访安徽游客 实践队员杨欣子怡摄

  此外,实践队探访了贵州阳明悟道酒业有限公司,领略了将阳明文化资源与本土酒文化产业资源创新融合的阳明悟道酒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道:“阳明悟道酒在酿造工艺和品牌理念中巧妙融入阳明文化元素,以别具一格的方式诠释着阳明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与文化园合作举办品酒活动,游客在品尝美酒的同时,还能深入领略阳明悟道酒背后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

图为实践队在贵州阳明悟道酒业有限公司调研文创酒产品开发 实践队员梁克艳摄

调研行程第三天实践队赴浙江余姚与当地文化工作者交流探讨阳明起源处文旅融合的“活态传承”。阳明故居是王阳明思想的发源地,承载“心即理”“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核。负责人卢丹介绍,故居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推出“阳明研学游”等项目,并开发百余款文创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效益双赢。为助力阳明文化“走出去”,故居与宁波诺丁汉大学合作,推出中英双语讲解服务,并培训专业团队接待外国游客。卢丹强调,阳明文化的文旅转化需建立更落地的写实语境,如“立志”理念适合激励青年早立志、立大志。可见,阳明文化与新时代青年精神一脉相承,当代文旅转化要做文化的‘翻译者’,让深奥的哲理在当下。

图为阳明故居内部 实践队员陈裕嘉摄

 此外,在以阳明文化创意转化旧城改造而形成的商业街区阳明古镇,实践队探访了余姚开投蓝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童展。童经理强调,古镇致力于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将姚江文化与阳明文化相结合,是实现阳明文化商业价值的重要途径。“实际上,阳明主要带来的是名人效应,而非直接的经济价值。商业价值的实现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和探索。童经理说道,“只有将姚江文化与阳明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文旅结合,让古镇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童经理的深刻洞察为调研队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日前,在持续提档升级下,阳明古镇客流量425万人次,入选“全省重点文旅市集”,越来越多的本土文化传承者聚集于此,共同激发城市文旅新活力。

图为实践队在余姚阳明古镇访问余姚开投蓝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童经理 实践队员陈裕嘉 摄

此次调研依托浙黔联动,同声相和,从“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到“龙场悟道”,循着先贤步履,盘活各地阳明文化资源,串联起不同文旅转化语境的沟通交互。纵观本次调研成果,可以观见当前阳明文旅已形成了一条“技术+产业+品牌”三位一体发展路径通过技术赋能产业联动品牌塑造汇聚了一条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初步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互促共进

此次探访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青年投身文化传承的号角的回声实践队员分享调研心得时表示,阳明心学与新时代青年使命共振呼应,结合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时代议题,青年学子以文化自信为根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阳明先生曾有言‘人须在事上磨’,新时代的‘事’便是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唯有脚踏实地,方能立得住”“此心光明的格局。未来,实践队将深化“阳明文化+”研究,推动阳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阳明文化不仅“出山”,更要“出海”,走向世界文化传承之路需青年以知行合一之志,躬身力行,方能谱写出时代新篇。



|文:陈裕嘉

一审:周贤军

二审:赵永刚

三审:陈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