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期文科讲坛 论宋诗与唐诗并驾齐驱讲座开讲

发布者:文学与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18-05-13浏览次数:1320



贵大新闻网讯(王志毅 马哲 报道| 摄影  李炜玉) 2018510日晚,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文学与传媒学院、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承办的贵州大学第464期“文科讲坛”(2018年第16期)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

讲座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主讲“论宋诗与唐诗并驾齐驱讲座”。



 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杨仁厚教授主持,文学与传媒学院黄海教授、赵永刚副教授、付星星副教授以及文学与传媒学院、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等学院研究生、本科生100余人参加讲坛。



讲座开始前,文学与传媒学院杨仁厚院长向在场同学介绍了胡晓明教授的专业研究方向及本次讲座的相关背景。



讲座中,胡晓明教授从“唐宋诗学史论、唐宋诗歌实例比较、唐宋诗转型的学术于文化思想史”等三个方面介绍宋诗与唐诗。首先,胡晓明指出唐宋诗学是“纵贯中国史学精神史”的史论,尤其是在谈及钱钟书 “诗分唐宋”观点时,他认为钱先生实则是反对“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反对唐宋为“时代先后之分”为“诗中一体”的诗史观的。对此,胡教授主张宋诗与唐诗并驾齐驱,并提到程千帆先生“人的生命,有唐诗的时代,亦有宋诗的时代”之言,这也正如中国哲学上的“有物必有对,一阴一阳之谓道”。接着,胡晓明教授通过对一些唐宋诗和唐诗的赏析,比较二者的风格与抒情表意的不同。他讲到:“唐诗浪漫宋诗相对较理性,唐朝人喜欢牡丹象征富贵,宋朝人偏爱菊花、荷花象征高尚情操。”之后,对于唐宋诗转型的学术史与文化思想史,胡晓明认为“一唐一宋之谓诗道”。对此,他拿比兴手法进行举例,比兴之于唐诗系统,多用于情景、主客、感兴、兴象、神理、神韵、唱叹自然天成,意在言外而之于宋诗系统,则多进行美刺、兴寄、寄托、本事、今典、尚意、诗史。最后,胡教授从广义的唐音宋调来向大家介绍唐宋诗在近现代的延伸。


自由发言环节中,文学与传媒学院中文系主任赵永刚高度评价了胡晓明教授的讲座。他指出:“胡晓明教授对唐诗和宋诗的研究是全面的,不是只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唐诗和宋诗的描写手法和抒情表意。”



在讲座开始之前,文学与传媒学院杨仁厚院长、黄海教授、赵永刚副教授和胡晓明教授及夫人在勉学堂门口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