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武秀成教授主讲:读书治学与文献学意识

发布者:文学与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18-10-24浏览次数:2408


1019日,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文学与传媒学院、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承办的贵州大学“文科讲坛”总 504期(2018年第56期)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

讲座特邀南京大学武秀成教授主讲“读书治学与文献学意识”。

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谭德兴教授主持,文学与传媒学院刘振宁教授、张军教授、黎平副教授、赵永刚副教授、付星星副教授以及文学与传媒学院、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研究生、本科生150余人参加讲坛。

 讲座开始前,文学与传媒学院谭德兴副院长向在场同学介绍了武秀成教授的专业研究方向及本次讲座的相关背景。

讲座中,武秀成教授先从吴承恩与西游记之间的关系入手,启发我们读书要能够发现并提出疑问。他从四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文献学意识:一是溯源意识,也就是对文献要追源溯流,考察其演变过程,剥去附着物,化繁为简,更容易明确其可信度;二是年代意识,即文献的产生年代,它包括史源文献年代、编著和流传年代、著作以及刊印传写的年代,越接近所叙述的年代,内容真实性就越高,文献也就越可靠;三是版本意识,即善本意识,强调注意版本的选择,其实质就是要注意区别文字的差异、优劣;四是真伪意识,就是要区分文献的真伪,这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武秀成教授分别以四篇论文为例,详细阐述这四种意识,并与现场同学们进行了互动。

在讲座最后,武秀成教授指出,做研究“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是基本态度,如果证据不充分,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讲座开始之前,文学与传媒学院谭德兴副院长,张军教授、黎平副教授、赵永刚副教授、付星星副教授陪同武秀成教授参观了中国文化书院。

                                    (文字:韩延波  图片:吴庆花)


主讲人简介:

武秀成,安徽利辛人。1959年生于江西东乡。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毕业后一直供职于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1998年任韩国庆州东国大学客座讲授。2006年至2012年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献学系主任。2013年任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专任外国人教授。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献学系主任。《古典文献研究》(CSSCI来源期刊)资深编委。

一、研究成果

已出版的专著有:《旧唐书辨证》、《陈振孙评传》、《嵇康诗文》(译注)、《隋书》(译注,合著)、《玉海艺文校证》(合著)、《文史通义全译》(合著),担任《册府元龟》校订本副主编等。

发表论文有:《<旧唐书>至乐楼抄本与叶石君校本考略》、《<旧唐书>点校本承袭殿本臆改例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探源》、《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义例新探》、《<直斋书录解题>佚文辨正》、《〈汉书·儒林传〉梁丘易传承祛疑》、《<汉书·百官公卿表>史例发覆及史文订误》等数十篇。

二、在研项目

目前主持国家级“二十四史与《清史稿》点校本修订工程”之“《新唐书》点校修订”项目,承担江苏省社科重大项目《江苏文库·文献编》史部主编工作。